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關鍵?BMS笑了!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區別于傳統燃油汽車的動力電池長期向來被視為發展關鍵。隨著技術創新,市場對動力電池的要求也愈發的高,但動力電池安全保障低、使用壽命短、功率小等問題卻成為創新瓶頸。此時,電池管理系統(BMS)作為銜接電池組、整車系統和電機的重要紐帶,逐漸被企業視為最核心技術。
電池報廢問題嚴重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飆升,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也進入高速發展期。據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受此利好提振,從2015年起,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掀起大規模擴產浪潮,期望在市場高速發展中搶奪先機。
在新能源汽車迅速增長的直接帶動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業也迎來了大幅提升,近八成企業實現了利潤增長。其中,凈利潤增幅同比超過100%的企業達到近50家。但與此同時,動力電池產業“小而散”的格局并沒有得到解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在進一步加劇。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動力電池新增產能是2015年的2.8倍,產量同比僅增長82%。如果這些產能全部釋放,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70GWh/年。進入2017年,受補貼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動力電池產業也直接受到了影響,行業面臨新一輪的整合重組。
此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前后,我國純電動(含插電式)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至17萬噸。而2009年到2012年間推廣的新能源車,已經進入電池報廢期,但目前關于報廢電池何去何從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過度的電池報廢有可能使得新能源汽車變得不環保,因此關系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而延遲電池壽命是解決電池報廢問題的關鍵,而BMS就是其中重要的解決方案。
BMS: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
BMS被業內稱為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大腦”,與動力電池組、整車控制系統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
在新能源汽車運行時需要數十或數百節電池配置成一長串,以產生高達 1000V 或更高的電壓。這時,電子系統必須能夠從電池組中的每節電池向中央處理點發送信息,也即是說BMS可實現從根源控制串聯電池,從而進一步提高整個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就動力電池本身而言,高能量密度特性使其成為新能源車輛的主要動力源,但由于生產工藝、使用環境的差異導致電池組的不一致性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擴大,可能出現過充、過放和局部過熱的危險,嚴重影響電池組的使用壽命和安全。
BMS作為保護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統,時刻監控電池的使用狀態,通過必要措施緩解電池組的不一致性,為新能源車輛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并延長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
在此情況下,有業者表示未來企業可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關鍵從動力電池逐漸落實到電池管理系統。
BMS即將爆發
BMS 是動力和儲能電池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成本平均占據電池組總成本的30%左右。 受益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BMS 的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根據FMI預測,2015 到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市場的CAGR 為21.1%。
事實上,BMS作為一個細分領域發展不過短短四五年的時間。2012-2013年,整個BMS領域的市場規模僅有1-2億左右。有些整車廠甚至認為BMS系統只是動力電池的附屬品,專業的BMS企業生存艱難。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BMS產業終于站上了國家政策的風口,產業鏈相關行業對BMS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大,BMS的競爭愈發激烈。 此外在2015 年11 月,科技部發布了2016 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文件,其中BMS 被列為重點研究任務。
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BMS 的電路板和芯片的更新換代速度、量產規模都將逐步提升,BMS 的價格將緩慢下降,預計在2020 年降至目前的80%左右。根據該預測,到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帶來的BMS 需求將超過250 億元。
BMS技術趨勢
2016年至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迎來一波洶涌的洗牌潮,以前三五個人有點電氣與控制的基礎知識,對整車一點都不了解就擼起袖子干BMS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從發展趨勢來看,汽車的整體發展是智能化、電動化的趨勢,因此主機廠要求汽車電子產品 BMS產品導入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的要求將是無可避免的。在這過程中BMS企業也必然要積極研究車輛行業的技術需求,與主機廠共同成長。
不過,目前,BMS的身份比較尷尬,主機廠對電池企業提出的控制策略要求,電池企業又轉移到BMS團隊上?,F在的趨勢是主機廠的動力總成控制部分會直接對BMS提出策略性的要求,以實現主機廠對整車安全控制的掌控。
參考日本、美國主機廠的經驗,未來不排除出現電池企業只需提供電芯單體,主機廠直接進行電池系統集成的可能。還有一個大趨勢,就是BMS企業需要與主機廠共同研究PACK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