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30萬輛

    2017-02-25 12:00:52 q403

    近日,柳州市發布《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0年,柳州市新能源汽車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 2016-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30萬輛。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占汽車產業的比重為9%,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30%。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5個整車制造基地;3個新能源專用車制造基地;4個研發檢測中心;10個以上零部件制造基地,1個示范小區。

    廣西柳州發布新能源汽車新政,到2020年形成年產40萬輛生產力

    柳州市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有關工作精神,加快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F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意義

    新能源汽車國家重點發展七大戰略性產業之一,為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指導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柳州市作為國家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汽車產業是我市第一大支柱產業,新能源汽車既是我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之一,又是我市“十三五”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對我市實施全面創新、城鄉一體、綠色崛起、開放帶動、共享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實業興市,開放強柳”都有重要的意義。各縣、城區、開發區,各部門,各有關企業要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要求,抓住機遇,強化措施,加快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二、總體思路

    以綠色低碳為發展方向,以創新發展為第一動力,以企業為依托,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氣動力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開發新能源車專用底盤,加快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智能控制等領域核心技術,實現關鍵零部件本地化配套;充分利用原有配套體系基礎,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車身、內外飾件、空調等零部件,打造本地完整的配套產業鏈。加快配套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化步伐,力爭將柳州市建成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的研發制造基地。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市場導向,政府引導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雙輪驅動”發展模式。既要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尊重企業的經營自主權,根據企業戰略和市場需求開發生產適應消費需求的產品;又要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激勵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組織保障。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的關鍵階段,努力營造適宜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良好環境,制訂出臺新能源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

    (二)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原則

    加大在新能源汽車創新方面的投入,加強研發、檢測、試驗平臺的建設,擴大新設計理念、新技術、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應用,創新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通過創新驅動,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三)堅持穩中求進,集群發展的原則

    在繼續保持我市傳統汽車優勢的同時,更加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現有整車和零部件配套產業鏈的資源優勢,努力培育本地企業,促進優勢企業快速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整車和關鍵零部件企業投資建廠。從包括電池、電機、電控、整車、銷售、充電、售后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四)堅持產業發展與推廣應用相結合原則

    發展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與擴大產品推廣應用并舉,既要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和配套體系建設的扶持,又要根據地方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優勢和發展需求,制訂有助于擴大新能源汽車產品推廣應用政策和措施,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對新能源汽車從設計、制造、運輸、儲存、使用和用戶、報廢回收整個生命周期加強監管和服務,營造產業與應用互動發展的良好氛圍。

    四、發展目標

    到2020年,整車生產規模居于國內前列;骨干企業和產品具備國內市場競爭力;整車、零部件形成完整生產配套鏈條;相關服務業同步發展,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生產性服務業、新興業態等相關環節共同構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全市新能源汽車形成年產40萬輛的生產能力, 2016-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30萬輛。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300億元,占汽車產業的比重為9%,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達30%。

    五、發展重點

    整車重點開發生產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以及相應增程式車型;加快開發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主要是MPV和SUV產品);積極發展或引入新能源客車產品;大力發展新能源專用車,擴充新能源汽車產品類型,提高新能源專用車生產能力;跟蹤研發燃料電池汽車,加強對燃料電池汽車等先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前瞻性研究,緊盯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做好技術儲備和產品研發儲備工作;探索開發生產換電式純電動汽車。

    零部件重點促進整車企業與關鍵零部件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和生產配套,重點發展底盤系統、整車控制系統、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通過自主開發或者合作開發,掌握其核心技術,并力爭實現本地化配套。加大輕量化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生產適合新能源汽車的車身和底盤結構,充分利用車身、飾件、塑料件、沖焊件等現有配套體系實現為新能源汽車本地化配套;積極引入充電設施生產企業。

    六、重點推進工程和項目

    重點扶持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設計及產業化,整車生產線建設,關鍵零部件開發及制造,充電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示范等領域項目。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5個整車制造基地;3個新能源專用車制造基地;4個研發檢測中心;10個以上零部件制造基地,1個示范小區。

    七、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領導

    充分發揮現已建立的柳州市汽車產業領導小組、柳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聯席會等工作機制,部門各司其職,加強規劃和組織實施,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二)強化政策引導和扶持

    1. 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扶持

    現有汽車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科技經費等財政扶持資金重點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傾斜。

    2. 給予新能源汽車產品獎勵

    對取得工業和信息化部汽車產品公告的柳州市行政區域內具備獨立法人的汽車生產企業,在5年內,市財政每年安排財政預算資金,本地企業每獲得一個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加快推進重點企業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等項目的實施,力爭2017年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及時收集、傳達、宣傳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國家和自治區鼓勵政策支持,做好地方優惠政策的制訂和落實工作。

    (三)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1. 加快推進龍頭企業重點項目建設

    3. 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鼓勵政策

    2. 保障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用地

    新能源汽車項目納入全市年度重點項目庫,統籌安排新能源汽車產業用地,保障用地需求。

    3. 加強重點項目的協調和推進

    3. 做好落地項目服務工作

    (四)擴大資金保障渠道

    1.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積極引導自治區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投向新能源汽車企業和項目;柳州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投向新能源汽車企業和項目;積極組織申報國家、自治區資金項目計劃,爭取國家和自治區資金支持。

    2. 建立社會資本投資機制

    建立以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自治區汽車產業發展基金為核心、商業銀行融資為支撐的社會資本投資機制。發揮引導基金的導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方向。鼓勵商業銀行融資社會資本,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運用“PPP”建設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1. 建設新能源汽車招商項目庫

    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實驗室、汽車試驗場等產品研發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零部件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提高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研發技術裝備水平,引進或培養企業產品研發隊伍,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儲備、產品研發提供支撐。

    2. 與整車龍頭企業聯合招商

    (六)加速構建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檢測體系

    按月跟蹤重點項目進展,充分發揮市重大項目推進會協調機制,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加快項目實施。

    做好落地項目的土地保障、項目審批、政策落實等服務工作,以優質服務促進企業擴大投資,或者以商招商吸引外來投資。

    充分發揮整車企業對配套零部件的影響力和現有零部件企業存量優勢,吸引外地企業或資本新建或通過重組合作方式,建設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核心零部件及車身系統、電子電器本地配套產業鏈。

    1. 建立新能源汽車公共檢測機構

    充分利用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柳州)、國家進口汽車檢測重點實驗室(柳州)平臺,增添檢測、實驗設備,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為柳州市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公告檢驗、3C檢驗、進出口強制檢驗、研發委托試驗、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技術服務。

    2. 支持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方向,收集相關資料,策劃招商重點項目,選準招商對象,鍥而不舍的進行跟蹤對接。

    (七)積極培養和引進新能源汽車研發專業人才

    1. 落實新能源汽車人才優惠政策

    落實現行人才和智力引進優惠政策,在政策、待遇、科研立項等方面給予支持,協助解決住房、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支持企業通過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項目開發人才引進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內外高端人才,擴大新能源汽車高端人才隊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 加大各層次人才培養

    一是依托柳州高校資源,鼓勵開設電化學、材料學、汽車電子、機電一體化等新能源汽車相關學科;二是加強與市外高校和市內企業聯系,建立“定向輸送”模式,為企業發展做好人才資源儲備;三是以骨干職業學校為基礎,加強技術工人的培養、培訓,培養高素質工人。

    (八)推進新能源汽車“互聯網+”

    1. 鼓勵新能源汽車開發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相結合

    鼓勵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開發階段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開發自動駕駛、移動辦公、移動娛樂等功能,使產品由單純的交通工具向多功能的移動終端發展,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相結合。重點研發智能監控系統、應用軟件、智能車載系統等;與第三方公司合作,聯合打造車聯網監管與服務平臺,從而打造適合企業產品特點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

    2. 打造統一的新能源汽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柳州市統一的新能源汽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九)加強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和回收管理

    1. 鼓勵和引導企業執行國家相關技術政策

    鼓勵和引導企業執行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2016年發布《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2015年版)》相關規定。

    2. 建立新能源車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鏈

    支持引導企業研發電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技術,出臺動力的電池梯級回收鼓勵政策,對從事動力電池回收的企業,鼓勵整車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從事動力電池梯級回收,并給予一定的資金鼓勵。打造梯次回收產業鏈:依托本地整車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由運營商、汽車廠和電池企業合資成立的梯次利用產業集群,形成完整的動力電池梯級回收產業鏈。

    3. 加強廢舊電池的監管

    加強日常監管,督促相關企業提高技術水平,嚴格落實各項環保規定,嚴防重金屬污染。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2016年12月30日印發

    樂清市人禾電子有限公司(RHI Electric Co.,Ltd)專注于軟質PVC浸塑保護套和新能源電池連接配件的生產和研發。公司始于1991年開始生產各種軟質PVC浸塑制品,2013年成立新能源事業部,現為1000家以上的新能源企業配套連接系統產品。所有的產品都符合歐盟ROHS/REACH環保標準,電工類產品符合UL94V-0阻燃要求。2016年我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 公司產品涵蓋豐富,PVC浸塑系列有接線端子護套,線束用接插件軟護套,末端保護套,電池正負極保護套,線纜護套,五金類保護套等等,新能源事業部的產品有電池連接銅排以及護套,接線端子以及護套,電瓶夾以及護套。 公司產品大量出口歐美,澳洲,臺灣,新加坡等國家,憑著誠信經營、過硬的產品質量、良好的信譽、專業的售后服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國內市場,我們亦為大量的上市公司和中小型企業配套。 經歷過的風風雨雨,給了我們更堅定的信念,堅持做好產品,服務好我們的客戶,幫客戶降低成本,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雙贏甚至多贏的效果。樂清人禾電子誠信誠意與您共贏!


    專業生產PVC護套、銅排、鋁排、新能源電池銅/鋁軟連接-人禾電子

    国产很色很黄很大爽的视频_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_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_AⅤ不卡国产在线观看